退休延迟是指延长工作年限,延迟退休时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各国纷纷推出政策鼓励或要求延迟退休,以减轻养老金负担、缓解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那么,在我国,退休延迟从哪年开始实施呢?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但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也开始探讨推迟退休年龄的问题。
2018年,我国开始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其中规定将逐步推迟退休年龄。具体来说,自2019年1月1日起,职工正常退休年龄延迟至60周岁。同时,根据相关规定,职工可以继续在企业工作,不受年龄限制。这意味着,我国的退休延迟政策已经开始实施。
除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外,我国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政策也在推动着退休年龄的延迟。例如,北京市于2019年开始实施了《北京市实施〈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办法》,规定城镇职工延迟退休年龄至60周岁。
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养老金缺口已经非常严重,需要加大养老金的财政投入。因此,推迟退休年龄,延长工作年限,成为了减轻养老金负担的有效措施之一。
总的来说,我国的退休延迟政策已经开始实施,目的是为了减轻养老金负担、缓解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退休延迟政策将会越来越普遍。希望各地政府能够加大力度,推动这一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养老金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