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有人被诈骗的案例,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给受害人带来心理上的伤害。那么一般来说,诈骗金额达到多少才能立案呢?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是指利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物的行为。对于刑法规定的诈骗罪,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才能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如果被告人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那么“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分别指多少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刑事案件适用我国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被告人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标准是人民币三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数额巨大的标准是人民币十万元以上。
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会根据被告人实际骗取的财物金额来定性,如果达到上述标准,就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当然,除了数量上的限制,还需要证据确凿、依法合规等方面的考量。
总的来说,一般诈骗金额达到人民币三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就可以构成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达到人民币十万元以上则构成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的犯罪,检察机关或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并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