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期间工资怎么算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我国法律途径,但在劳动仲裁期间,双方如何计算工资是一大争议点。根据相关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1. 通常情况下,劳动仲裁期间工资应根据员工实际工作时间来计算。也就是说,员工在劳动仲裁期间如果继续履行工作职责,那么他/她应当按照正常工资标准来计算工资。
2. 如果员工因为劳动争议停止工作,而劳动仲裁期间还在进行中,那么根据相关我国法律规定,员工应当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工资。
3.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员工可能会因为劳动争议停止工作,但是劳动仲裁期间工资并不由雇主支付。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管部门申请工资保障,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
4. 如果雇主方在劳动仲裁期间不支付员工工资,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管部门投诉,要求雇主支付相应的工资。在劳动仲裁期间,雇主应当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员工工资。
总的来说,劳动仲裁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员工实际工作情况来确定,如果员工因为劳动争议停止工作,那么工资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雇主方如果不支付员工工资,员工有权向劳动监管部门申请工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