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诈骗案件是指以欺骗、胁迫等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属于刑事犯罪。那么在一般诈骗案件中,金额达到多少才能构成犯罪,需要立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般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采用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诈骗罪中,涉及的财产金额不同,处罚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涉及数额较大的一般诈骗案件,数额在 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在 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处 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在 500万元以上的,处 7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此,根据刑法规定,一般诈骗案件的金额在30万元以下是不会构成犯罪的,只能由民事我国法律途径解决。而当涉及的金额达到30万元以上时,才会构成犯罪,需要依法立案处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涉及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并不是立案的唯一条件,还需要具备欺骗、非法占有等要素。同时,对于一般诈骗案件,也需要进行侦查取证、审查起诉等程序,才能最终确定是否构成犯罪并进行起诉。
总的来说,一般诈骗案件金额达到多少才能立案是根据刑法规定来确定的,涉及金额在30万元以上时才会构成犯罪。在面对诈骗行为时,除了关注金额外,还要注意欺骗手段等要素,并通过我国法律程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