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是一种由国家设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帮助职工积累住房资金。但是,非常多的人想知道公积金怎么才能全部取出来。以下是一些关于公积金提取的我国法律知识。
首先,根据《公积金管理条例》,公积金的提取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个人提取,二是单位提取。个人提取包括购房、大病、教育、贷款等情况,单位提取包括缴存单位闭业、职工死亡等情况。
其次,对于个人提取来说,购房是最常见的原因。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购房提取的条件包括:1.购房人为符合条件的职工,2.购房人已连续缴存公积金12个月以上,3.购房人及其配偶未在本市拥有住房,4.购房人提出的购房证明等。如果符合以上条件,购房提取可以取出全部公积金。
此外,大病提取也是一种常见的提取情况。根据《公积金管理条例》,大病提取的条件包括:1.职工患有大病,需要治疗或手术,2.职工提供医院出具的病历和诊断证明等。如果符合以上条件,职工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另外,教育提取也是一种常见的提取情况。根据《公积金管理条例》,教育提取的条件包括:1.职工子女就读全日制普通高中及以下学校,2.职工提供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如果符合以上条件,职工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用于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
最后,贷款提取是另一种常见的提取情况。根据《公积金管理条例》,贷款提取的条件包括:1.职工提供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出具的购房贷款合同等,2.购买首套住房的首付款等。如果符合以上条件,职工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总的来说,公积金的提取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不同的提取原因有不同的提取条件。如果您想全部取出公积金,建议您详细了解相关的我国法律规定,并咨询对应的公积金管理机构或律师,以便合法合规地提取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