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刑法中,对于诈骗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是指以欺骗手段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那么一般来说,诈骗金额达到多少才能构成犯罪并立案呢?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金额达到人民币三千元以上即构成犯罪。这意味着只有涉案金额达到三千元及以上的诈骗行为才能构成犯罪,才能被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在处理诈骗案件时,警方和司法机关通常会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来确定案件的处理程序和刑事责任。如果涉案金额较小,一般会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可能是行政处罚或者民事赔偿。而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则会被认定为刑事犯罪,需要进行立案侦查并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涉案金额的多少也会影响犯罪嫌疑人的量刑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如果涉及金额较大,可能会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甚至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的刑罚。
总的来说,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才能构成犯罪并立案,这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犯罪行为。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要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不轻信陌生人或者虚假信息,避免成为诈骗犯罪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