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劳动法中,离职协议是雇佣关系终止时员工与雇主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员工签署离职协议后,通常意味着双方已经就解除劳动合同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在签署协议的范围内放弃了双方可能存在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即便员工签署了离职协议,仍然有可能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仲裁法》,员工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如果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
在劳动仲裁中,仲裁员会依法审理员工提出的劳动争议,并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我国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员工来说,签署离职协议后仍然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 涉及劳动争议的离职协议:如果离职协议中存在涉及员工权益的争议,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比如,未按照法定程序支付经济补偿、未支付工资、拖欠社会保险等问题。
2. 协商解决与仲裁权:在签署离职协议前,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争议。但即便签署了协议,员工仍然可以依法行使劳动仲裁权。但一旦签署了协议,员工在仲裁中的主张必须与协议内容保持一致。
3. 仲裁裁决的我国法律效力:仲裁裁决具有我国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在劳动仲裁中,员工应当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签署了离职协议并不意味着员工放弃了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的权利。员工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如果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仍然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在劳动仲裁中,员工应当保留好相关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